文章轉錄自http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index.jsp?id=37838
作者:楊錦波 出處:Web Only 2009/05
相關關鍵字:破解今日新聞
我們小時後都曾聽過「狼來了」的故事,訓勉我們要誠信待人。社會道德都勉勵我們要說真話,為善事。
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都曾或多或少的違背良心,說了不應說的話,做了不該做的事,拿了不該拿的錢。我們往往自圓其說,以求心安。久而久之,我們蒙蔽了自己的良知,模糊了處世的準則,造成「只要我喜歡,有何不可以!」的社會亂象。
盜竊欺騙、傷害他人種種不道德的行為,會導致內心衝突,引發愧疚焦慮等等負面情緒,對於身體造成壓力。即使佯裝若無其事,設法逃避感覺,然而內心波濤洶湧,血壓升高,心跳加速,難逃側謊儀器的慧眼。天理昭昭,疏而不漏,一但東窗事發,失去信譽,傷害感情,後果難以挽救。
做了不道德的事,雖不致觸犯法規,可能不被發現,刀山油鍋也未必存在,然而自陷內心的地獄,卻是真實不虛。
依我淺見,培養道德心可以從下面幾點來著手:
第一,講究誠信。
誠信並不表示需要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;而是要忠於事實,對自己的言論負責。經過事後周全考量,或是情況改變,需要更改計劃,我們可以誠懇解釋,虛心致歉。誠實也並非要向別人揭露一切。我們可以坦白的說:「我不知道。」或者說:「現在不便告知。」
在某些場合裡,我們會因不忍傷人,或想避免尷尬,訴諸善意的謊言。我們可以修飾言詞,但是不要與事實牴觸。例如:朱先生因躁症病發而入院,他向同事解釋自己因病告假,不用說謊來保留自己的隱私。
第二,明察後果。
呂夫人因事出國,呂先生的女同事向他眉目傳情。他覺察到如果感情出軌,自己必須一再說謊,來掩蓋事實;會對家人造成極大的傷害;會自陷兩全其美的困境;在婚外情結束時,會對傷害女同事而深感愧疚。這些認識,讓他懸崖勒馬。
每個人文化背景各異,處事的原則不同,然而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卻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準繩。關心他人的感覺,明察行為的後果,可以幫助我們做明智的抉擇。
第三,觀察誘惑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都不時遭遇誘惑,挑戰道德良心。在名利引誘下,心起貪念;因美色當前,而婚外之情。不論事情大小,舉凡收取店員多找的零錢,到不擇手段的爭權奪利,我們的內心都會有所掙扎:「這只不過是件芝麻小事而已!」,「大家不都這麼做嗎!」或是「我這麼做,神不知鬼不覺!」我們可以退後一步,用慈悲心來看待每個念頭。把這些內心的衝動,當為是腦細胞的放電,不用受它主導,不必採取行動。在事過境遷之後,衝動就會逐漸消逝。
俗語說:「善有善報。」又說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因果報應是天地間的自然法則。時時心存善念,愛心待人,秉持良知,可以使我們充滿喜樂;促進家庭和樂;增進人際關係;開啟心靈的視窗。
(本文作者:舊金山加州大學精神科副教授
楊錦波)